鑫|悦活

去年读的书

文章来源:浏览次数:857

       这是去年零零碎碎读的一些书,和心中默念的文字,在这个充满阳光的周末,1596696359134388.jpg分享给大家。
      圣经并不是去年读的书,而是我在学生时代所读的书,我把它和这本《极简人工智能》摆在一起,我们会发现圣经在今天看来,仿佛并不单纯是一本宗教神话的故事书,与我们现代的科技发展有着细思极恐的紧密联系。
      其中圣经里第一卷旧约创世纪所记载是有关天地万物创造,以及人类的起源。上帝创造了亚当、夏娃,他们成为了神的作品。上帝为什么要创造人类,圣经里的解释是为了管理他的伊甸园。我们在这里是否换位思考,大胆设想,神为了追寻自己的生命起源而创造了人,就如今天的我们在人工智能上的探索发展,也是对智慧形成的一种探索。亚当和夏娃偷吃了智慧的果实,上帝害怕他们还会偷吃生命之树的果实而变得长生不老,于是将他们赶出了伊甸园。一旦拥有智慧的人,如果还能长生不老,那么他就变成了神,甚至可以威胁到神的存在。
      同样,我们也有神一样的担心,人工智能终有一天会超越人类,超过我们的智慧,甚至它们不受生命所限。那个时候创造他的程序员,也许也会像上帝那样不忍心将自己创造的作品毁灭,而是流放到别的星球繁衍生息,并时刻密切监控。《极简人工智能》用最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带领读者探索人工智能的世界,从蚂蚁的习性再到股票市场,是一本深入浅出的人工智能通识书,我这个IT小白也能轻松阅读。  
      一直想读终于打开的一本书——《月亮与六便士》,对于我来说书里面藏着的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故事中以那位天才印象派画家高更为原型的主人翁让我更加的了解人性、理解生命、珍视自由和梦想。六便士是当时英国货币的最小单位,有个朋友跟毛姆开玩笑说,人们在仰望月亮时常常忘了脚下的六便士,毛姆觉得这说法挺有意思,就起了这个书名,甚是开玩笑的语气。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则是现实的代表。
      《蒋勋艺术美学系列》蒋勋解读西方文艺复兴以来艺术大师作品系列图书,语言优美,平易近人。每本书都挑选了经典名作,一一剖析,同时还带给我们作品背后那些美的往事。对于专业读者来说,这些书可能过于浅显和主观,但是对于我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打开视界、走近美的启蒙读物。书中的少数作品我亲眼得见,博物馆中那一刻的光影流动已成为此生难以忘怀的美好瞬间。
       莫奈用他的作品引领观众走向自然,感觉阳光、感觉风,感觉云的漂浮,感觉田野中麦草的光,感觉每一朵绽放的花朵上的光,感觉无所不在的光,原来光是生命的本身,光一旦消失,就没有色彩,也没有了生命。从向日葵、自画像、星空到麦田群鸭,带你破解历久不衰的梵高传奇,通过这些作品,领悟梵高的纯粹和孤独。
 蒋勋先生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他曾说过:“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如果提前了解你的生命,你,有没有勇气再来?
        电影《无问西东》提出的问题,在岳南的《南渡北归》里找到答案。
       “南渡”,讲的是上世纪大批知识份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而“北归”,则是他们再回归中原的故事。整部作品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及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格、傅斯年、钱钟书等。
 我第一次如此细致的了解这些名字背后的各种因缘际会,人格印记和宽大胸怀,里面太多的细节令人难忘,让人唏嘘与惊叹。在国难空袭之下坚持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一代师生、灿若星辰、不着戎装、以笔为矛,在艰苦的地区进行着他们的抗战。
       联大校长梅贻琦说:“所谓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和当下那些热衷营销胜过关注心灵的教育者对照,真是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失控》、《奇点临近》、《未来简史》三本书试图通过阐述未来技术革命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展望全人类的命运和结局。《失控》最有趣也最深刻,《奇点临近》最烧脑也最乐观,《未来简史》有点华而不实导致至今没有读完。以上三本书都很好读,至少我这个文科生也能都读懂。

1596696450597582.jpg

       把一切资源的界限和边界打垮,用更人性化,更精细,更高效的方式重新高效连接起来,重新塑造和适应全新而细腻的需求。这就是跨界,这就是新的场景,这就是革命。《场景革命》和《超级IP》的作者吴声是逻辑思维联合创始人,估计也是一个既有当下有目标的高效能人士,其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对互联网生态和趋势的判断和把握让普通人望尘莫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