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焦点

初心不变,才能发现更好的自己——人物访谈:李礼锋

文章来源:浏览次数:804

1596618409852287.jpg

1596618409116908.jpg

       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投身到这一行业的?又是怎么定位自己的角色呢?
       这个行业我应该是在2008年的时候开始接触的,那时候还在水口的一个项目。其实关于这个角色定位的问题,我一直给自己定位是做一个合格的、出色的工程管理人员。我记得当时简历上是这样写的,包括一直到现在还没变过,还是这个观念还是这个想法。
       因为相信、所以坚守,感谢公司这个平台,“简单务实、团结高效”,我一直秉持这个理念。而这个理念或多或少也影响着我们的团队。很幸运我们团队的几个成员,也从御园到现在一直坚守。我一直给同事们传达的观点:从事一份职业,首先要对自己的职业有定位及恒心。工作上恪尽职守,首先要有维护公司利益为前提的思想,其次要有当家人的意识,且对这一份行业是热爱敬畏的,这样才会持久稳定。
       从2008年到现在,这个管理理念我一直都是这么坚持。因为很多人从事工作,可能遇到不顺心不如意,就更改自己职业规划的比比皆是,曾经一起入职奋斗的同事,现在坚守的不多了。
       听说工程人比较宅、严肃,您自己的性格如何呢?平时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你前面有两个词说得很好,宅,严肃差不多是给我量身定做的。关于严肃也有,当然我跟人家交流是比较随和,平时看起来笑脸常挂,但是工作起来也是有严肃的时候。
       我平时话不多,让同事们灵活、轻松工作,给足够的空间让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说拼尽自己所能,这样才能给到同事一个更好的成长空间。比如说平时遇到问题,首先想着如何能够做到让公司放心,让领导省心,这是基本的一个工作方向。包括我也常跟我们的同事这么说,你能主动发现问题,这也是一种本事,但是能快速顺利解决问题更是一种质的提升。所以我一直推崇这个理念,充分发挥各自主观能动性和觉悟,不断取得自身成长。
       当然有问题处理受阻,或者是有需要共同付出的,不用说我义不容辞自己往前冲,比如涉及到一些关键的里程碑节点滞后,比如说总包单位现场的进度推不动;或者是工程质量上不去,现场安全隐患大,对外关系协调等,作为项目第一责任人我肯定要冲在前面的。
       所以说给同事们的工作思路基本上就是这样:主动、简单、团结。我的工作原则性较强,工作上大家是同事,所有事情都应公事公办,然后下班后我们是兄弟是朋友,能打成一片,一起畅聊。
       您觉得在这项工作中最具挑战性的是什么呢?
       我从工程师、主管、副经理到经理,地产公司基层工程管理该经历的角色基本上都经历了,也就是说从技术角度,管理角度到现在的项目负责人,这一块我确实是感受很深。目前的重点是管理跟协调这一块,因为现在不像原来一样,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现在要考虑全盘。 举个例子,公司领导给我这么好的一个平台,就像一张试卷给到你,一个开放的简答题,你怎么来完成,因为他没有绝对的答案。
       做项目管理本来就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工作当中都会有不同的管理方法。你看像我们这个项目,你觉得体量不大;但就因为占地面积小,地下三层水位高,高支模、深基坑,地处闹市紧挨居民楼,还有今年各地不同程度影响的疫情情况,夜间施工扰民、南方地区台风汛期这些都会面临,任何一个项目它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有它的不同特点,所以说最重要的还是在于管理方法变化及协调能力的提升。
       时下有一个说法,质量是检查出来的,您同意这个说法吗?
       检查真的很重要,因为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质量管控提升它要从设计阶段到实施阶段以及使用维修阶段综合考虑,项目施工检查是实施阶段的非常重要的一项管控内容,涉及原材进场、施工工序验收,各分部分项及项目专项、综合检查验收。比如材料进场,我们实施见证随机取样送检,工序落实三检制,所谓的三检制就是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专检);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还有旁站、巡视及平行检验等监督检查工作,工管内部检查,行业检查观摩,经验交流,以及行业内流行的飞行检查等。
       在与同事之间的相处时,让您觉得最暖心的有哪些?
用真心待真情,困境中领导、合作单位的默默关心、支持,同事之间一家人的问候倍感暖心。现场举个例子,去年我们施工现场急需用电,临电单位暂无法解决,现场的深基坑搅拌桩,灌注桩支护工程急需实施,我们想尽办法寻求支持帮忙,包括合作单位土方、周边的邻居、商铺老板,在面对困难的时候都还是很团结,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相互帮助,也是比较感动的。
       同事之间,包括我们公司自己的同事,比如出施工许可证的时候,虽说报建是主责,但我们责无旁贷。我们自己也守到质监站去,守到行政窗口去,从早到晚跟进,需要补什么资料当场补,要交什么东西当场交,所以说大家互通有无还是配合的都很不错。
       工作中部门跟部门间的对接沟通,下班或者假期大家自家人见到了打声招呼,心里面那种归属感、亲近感真不一样。所以我也很感谢他们,真的很感谢他们给我这么多的付出,一起共事不单是同事,更是“一家人”。

1596619420345502.jpg

相关新闻